当前位置:  首页 >> C6一卡通软件 >> C6门禁模块
   
功能特点
门禁原理示意图
常用门禁设备区分表
门禁详细论述

 
  功能特点
 
在企业中对有些区域需要限制进出,如库房、财务、办公区、同一厂区不同车间,采用非接触式智能卡门禁系统,能够完美解决这类问题。门禁系统可以实现某某人员是否能够进入某扇门,并可以进一步控制到一周中哪些天可以进出,一天中什么时间可进出。例如:在晚上9点后,员工不能进入财务区域,星期六、星期日、放假期间不能进入车间等。系统可自动记录何人何时间进或出过某扇门,一旦出现异常,可以通过系统检索找出所有进出该区域的人员,因此门禁管理系统是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防范的最好帮手。
   
1)  门禁产品线丰富完整,有简单型、专业性和超级型等不同层次的门禁设备适合于不同的场合
2)  所有的考勤门禁一体机均可作为简单型门禁,像K1、T1这样的TCP/IP的设备还可以兼作身份识别设备使用;
3)  带有继电器的消费机,比如M220,可以作为食堂通道门禁管制之用;
4)  M2是专业级门禁,具有广泛的通用性,可以搭配很多模块一起使用;
5)  T4门禁是C卡结构下的专业级门禁,采用美国纯TCP/IP架构,性能稳定,对三辊闸的连接有专门的设计,授权模式采取每张卡可以不一样的模式,尤其适合大型企业的门禁管制之场合;
6)  HID Vertx门禁是美国HID公司推出的一款超级门禁,采用Linux嵌入式架构,配上HID公司世界一流的读头和卡片,适合与机场、银行、智能大厦等高端门禁领域;
7)  门禁模块是C6系统中的一个模块,有需要的客户可以选择同一平台下的HR系统和一卡通考勤、消费、身份识别等其他模块,实现全面的“一卡通用”。
   
  门禁原理示意图
   
  常用门禁设备区分表
 
硬件 等级 黑/白 卡号 权限管制 发卡量 应用场合
K1等 简单型 黑名单 卡流水号 每张卡管制 100万 大门口管制+身份识别
M2 专业型 白名单 卡内码 群组 1万内 一般场合
T4 专业型 白名单 卡流水号 每张卡管制 1.5万内 大门口管制+身份识 
  别一般场合
Vertx 超级型 白名单 卡内码 每张卡管制 10万内 智能大厦等高端
 

门禁更多的介绍请阅读:C6门禁详细论述
M2门禁专门介绍请阅读:C6软件安装包->ExtMJ02
Vertx门禁专门介绍请阅读:C6软件安装包->C6.net MJ-Vertx V1.0

   
  门禁详细论述
简单型、专业型和超级型的区别

实际上,门禁管制的原理很简单,就是刷卡后,设备进行判断,若允许通行,就驱动继电器工作,继电器连接了电锁或三辊闸,所以,实际上,几乎所有的一卡通设备均可具备门禁管制功能,因为它们都带有继电器,比如,考勤机若安装在门口,同样可以用来管制开门,消费机若配合通道闸机,同样可以管制通行,不少客户就是这么用的。这么说来,是不是可以这么说,门禁系统这是这么简单了呢?那可不是,总体上来说,门禁分为简单型、专业型和超级型。

简单型:象前面提到的考勤机消费机作门禁,实际上是简单型,仅适合安全防范不高的场合,简单型一般采用一体机,所谓一体机就是刷卡部分和继电器部分控制是在一起,这种设备实际上是非常不安全的,可以强行卸下设备,直接给电锁上电门就开了。

专业型:典型特点就是有单独的控制器,控制器可放置到安全的地方,从控制器上连接读头安置在门外,电锁从控制器上连接,这样一来,门外仅看到读头,对其进行破坏是徒劳的。当然,专业型门禁在功能上面也有很大的丰富,一般有常用的输入\输出口,比如门磁输入、消防联动输入、开门按钮输出、非法闯入报警输出等;权限管制一般通过时段、时区、假日、群组来实现详细管制,并可远程由计算机控制开门等;具备电子地图、实时监控功能等。

超级型:典型特点就是三层结构,具有丰富的输入输出口,输入口与输出口之间可编程控制。上述所说的专业型门禁基本上是两层结构:控制器+读头电锁,两层结构的电气特性使得控制器和门之间的距离不得太远(直流12V的电容易衰减),一般就直接放到门顶上天花板上,这种结构,对于企业门禁应用来说是足够了,但如果是整个大厦的门禁管制,分散的控制器使得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变得复杂。作为智能大厦的门禁发展趋势来说,门禁不再是单一的门禁,而应该是整个弱电信号的智能可编程器集线器,比如,当有火警输入信号来的时候,控制器做出判断后,同时驱动开门输出和声光报警输出;又如,只有当输入口A和输入口B信号同时存在的时候,才驱动输出口C,这种对应也许与门禁本身的含义毫无关系。至于三层结构,就是门禁硬件设计时多加了一层前置驱动层,控制器与前驱之间一般通过485连接,理论值可到1.2公里,前驱一般直接放置门顶天花板上,用于连接电锁、读头、开门按钮、门磁等,这样的好处就是,控制器可以每层集中放置,即可便于管理,又可大大降低布线复杂度,并节约线材。

控制器类型 特点 说明
简单型 单层结构,控制部分与驱动部分一体,只有简单的有权、无权判断,刷卡通过即开门 门禁考勤一体机、带继电器输出的消费机K1KQ5007000
专业型 二层结构,控制器+读头电锁,有完整的权限、时限等管制功能 T4M2
超级型 三层结构,控制器+前驱+读头电锁,有完整的权限、时间管制,有丰富的I/O口,可自由映射 美国HID公司Vertx门禁控制器

黑名单与白名单的区别

所谓黑名单,就是默许全部有权,没有权限的就成黑名单,需要下载到设备中,也就是采取“排除法”。黑名单机制首先须保障卡发行的安全性,并不是所有的卡均可以,能够保证卡发行安全的就只有时IC卡,因为IC卡有密码体系,像K1设备,能够在K1设备上刷卡成功的,肯定可以保证这张卡是本单位合法发行的IC卡,而不是其他使用单位发行的。黑名单机制的排除法在IC卡的考勤和消费中非常适用,发卡中心一发行卡,持卡人即可到考勤机或消费机等设备上使用,而无需再通知设备,这样即使设备是离线使用的也没有任何关系。

白名单机制相比黑名单机制恰恰相反,刚发行的卡默认是没有权限的,必须在设备上明确登记为有权才可以,所有采取了“包含法”。白名单机制往往用于门禁系统,要求所有的设备必须在线使用,否则就可能因无法下载权限而影响使用。

使用卡内码与使用卡流水号的区别

我们使用的每一张卡,无论是ID还是IC,卡内均有号称全球唯一的一个号码,一般有四个字节,这就是“卡内码”;IC卡是可读写卡,卡结构自己可以规划,所以,出于使用上的方便,往往会自定一个卡号,称为“卡流水号”,比如A卡结构卡流水号为两个字节,C卡和龙卡使用了三个字节。为何有些产品直接使用“卡内码”,而有些有使用“卡流水号”呢?实际上是各有千秋,各有不同的适合场所,在C6产品中,凡是IC卡的产品,无论考勤、门禁还是消费,均使用卡流水号,只有7000D考勤机、M2门禁控制器、Vertx控制器直接卡内码。

使用卡内码的设备,除非硬件的CPU足够强大,内存足够多,否则它的发卡量不可能太大,能够达到15000就很不容易了,一方面的原因是,卡内码杂乱无章,比对时只有从头到尾逐一比对,这样,如果发卡容量太大,那么它的比对时间就会达几秒,刷卡时给人的感觉即使反应迟钝。此外,使用内码,往往只有采取白名单机制,用来保存这些权限数据需要大的存储器,但从成本角度考虑,市面上流行的很多设备依然是51单片机+256K内存,往往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。当然,为了减少内存开销,很多的门禁,就干脆只使用3个字节内码,读头的输出为“韦根26格式”就是这个意思(韦根34是保全了4个字节),采取3个字节,虽然出现重卡的概率非常小,但不是没有。另外一方面,白名单保存权限的时候也并不是每一张卡一个权限表,而是把所有的卡归入到十几个群组中,每个群组是一套权限管制方案,也就是说,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不管持卡人有多少,权限管制的方案(即群组)就是那么十来个。至于群组管制与每张卡管制有何不同,我们在接下来会说到。

使用卡流水号的设备,由于卡流水号是每套系统从1开始编排的,最大值是知道的,这样在数学算法中有个“二分法”,采用此种算法,定位一个数就很快的。采用卡流水号机制的设备,如果权限机制采用白名单,同样会面临存储空间的问题,但如果采用黑名单机制,那发卡量就可以做到很大,比如,K1、KQ500、C1消费机、220消费机,发卡量和黑名单量均为100万,这似乎不太可能,但事实就是如此,首先卡结构规划上,卡流水号是三个字节,100万的卡号不会有啥问题,然后,即使有一张卡流水号为100万的卡,在判断权限的时候,采取“二分法”,并不用逐一比较100万次。还有黑名单,采用bit顺序储存,也就是说,开辟一个100万个bit的空间,每个bit上为1表示该bit所处位置的卡流水号就是黑名单,否则不是,这样,黑名单空间只需要100万bit/8/1024 = 122K,而且,像K1、220消费机这样的设备采用的硬件架构并不是传统的51单片机,而是TCP/IP芯片组,速度和内存均有很大提高。

群组管制与每张卡管制的区别

总的说来,如果硬件的速度和内存足以满足刷卡时的响应速度,每张卡管制方案要比群组管制灵活好用,群组管制主要的目的是节省存储权限表的空间,但授权的时候会比较麻烦,尤其是多门门禁,比如,M2是两门,要完全描述权限,起码就需要三个群组,比如仅1门有权人员、仅2门有权人员、1和2均有权人员,这还没有考虑到星期和时段,如果考虑这些,更加复杂,如果是四门门禁控制器,那划分群组就需要有点水平了,张三需要开1、2、4门,李四需要开2、3门、王五只能开3门…,反正非常的麻烦与矛盾。但如果采取每张卡管制的方式,上述的苦恼就根本不会有,要怎么管制就直接修改那张卡的详细权限表即可,并无需牵强到群组中,尤其适合人员变化大的大企业中,比如T4控制器。